
【寫新聞-記者洪惠美/高雄報導】
今年20多歲、家住台北的小琪(化名),10多年因一場使車禍右下巴留下一塊明顯的白色凸疤,彷彿絡印著人生醜陋的印記,期間試過各種方法都無法消弭此疤痕。直到近期她在網路上海搜到國際白疤中心創辦人曹賜斌醫師,看到中心有多個案例藉由《白疤顏色再生術》讓患者重生,於是再度鼓起勇氣前來求治,經曹醫師採用凸白疤一次性全切除合併全層補皮之第一階段手術醫治,術後恢復情形良好,帶給小琪重生的喜悅。
10多年前,小琪因一場車禍及傷口處理不當,造成她的右下巴部位,留下一處1×2公分區塊狀的白色凸疤,由於位置十分明顯又難看,每次出門前,她都要在疤痕上塗上厚厚的遮瑕膏,又因凸疤難以全部隱藏,因而必須再戴上口罩才能遮掩,長期以來令她身心痛苦不堪。
小琪表示,每次出門因戴口罩及說話,嘴巴與口罩產生摩擦,造成遮瑕膏脫落或是沾在口罩上一直要重新補妝;這樣日復一日的困擾,一直惡性循環永無止境。
為去除這塊凸疤,10多年來她尋遍北部各地醫師,嘗試過雷射、磨皮、注射消疤針、按摩、擦貼消疤藥膏、藥片等等方法,皆不見成效,令她失望不已。直到近期她在網路上海搜,突然看見國際白疤中心創辦人曹賜斌醫師可醫治白疤之訊息,讓她再重燃人生希望,日前立馬線上諮詢,並積極南下高雄看診。
小琪來到曹賜斌整形外科附設的國際白疤中心,經由曹賜斌院長仔細診查後,發現小琪的塊狀凸白疤不僅有夾雜創傷性刺青顏色,還因疤痕的長期攣縮,逐漸拉扯她的右嘴角往疤痕方向偏移,導致她的唇形呈現輕度右下偏斜不對稱。
曹醫師經過綜合研判,製訂出治療方策,採取兩階段性治療:第一階段執行凸白疤全切除+全層植皮術,使凸白疤形狀變成平白疤,且同步改善唇形右下偏斜及去除創傷性刺青。等痊癒後,再進行第二階段之白疤顏色再生術,使白疤顏色轉呈正常膚色,因而就可使凸白疤看不見了。
易言之,就是先做形狀改善,再做顏色改善,如此就不會有凸白疤形形色色的外形困擾,此兩階段療法獲得小琪及陪同前來的媽媽認同,因而確定治療術式。
上周在開刀房內,怕痛的小琪在開始手術前,還不停詢問:「真的不會很痛嗎?」護理師安慰說:「曹醫師會採用高級的神經阻斷麻醉法麻醉,故打麻醉時只會痛三秒左右而已喔!」在開刀中,曹醫師在她右下巴處畫出欲切除凸疤的記號讓她確認時,她忍不住笑著說:「好像一隻小雞腿!」
此時,開刀房裡播放著柔美的輕音樂,使小琪心情逐漸放鬆,曹院長專注地像在上美術雕塑課般畫線設計、剪紙印拓、取皮植皮,熟練地施作此項高超的疤痕美容性重建整形手術。歷經二小時手術結束後,曹院長拍拍小琪的肩膀,拿著鏡子讓她看術後順利成功的樣貌。這時小琪才睜開眼睛,不好意思的說:「我剛剛睡著了」,手術過程超級放鬆,且效果超佳。
看到手術後成功的模樣,小琪開心的說:「從今以後,我出門前不再需要塗上厚重的遮瑕膏、帶口罩,出門後也不需時時擔心補妝了!」最後她衷心的感謝曹院長,透過手術讓她有機會能「治白疤、除心疤」,更新人生,也期盼第二階段白疤顏色再生術的及早到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