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新聞-記者洪惠美/高雄報導】
面對AI技術加速滲透醫療、勞動、照護、金融與法治領域,法律不僅是保障,更是引導科技發展的制度關鍵,AI法律素養的建構已成社會不可忽視的基礎工程。實踐大學法學院創辦人張麗卿講座教授指出,實踐創院雖僅兩年已連續創下招生佳績,並積極落實教育部推動終身教育政策,除114年6月起推出「第一期:法律學分班」,更規劃8月起「第三人生大學:智慧X醫療X健康與法律學分學程」,致力培養面對科技風險與法治挑戰的應變能力,展現實踐大學在數位與法治並進時代的公共責任與行動力。
少子化衝擊加上高齡社會加速來臨,實踐大學特別規劃【第三人生大學】,專為50歲以上學員設計,結合AI科技、數位健康與法律素養,聚焦醫療自主、個資保障與高齡照護風險因應。課程協助學員在科技與法治交錯的新時代中,強化自我保護與公共參與能力,實現健康老化與終身學習的雙重目標。
即將開課的【法律學分班】,則涵蓋八大核心法科,不僅契合法律專業養成需求,也適用於企業法務、科技產業與非法律背景之專業人士。每門課程為期18週,採模組化彈性選修與全遠距教學模式,實踐數位時代「隨處可學」的法律進修願景。
張麗卿將親自講授【刑事訴訟法】,並指出:「秉持本校法學院創設宗旨,我們這次集結的是全國最具代表性的法學名師,無論有無法律背景,都能在課程中獲得清晰脈絡與專業素養的提升,協助學員打下紮實法學基礎,拓展多元職涯路徑。」師資陣容包括:【民法及刑法課程】由東吳大學權威名師,鄭冠宇教授及林東茂教授主講;【商事法課程】由現任金融消費評議中心總經理中正大學羅俊瑋教授講授。此外,【民事訴訟法】由台北大學姜炳俊教授主講;【行政法】由前高雄大學法學院院長陳正根教授;【智慧財產權法】則邀請專精著作權的謝國廉教授講授;【勞社法】則由曾任勞動部政務次長的郝鳳鳴教授主講,這些教授的教學經驗與學術成就皆是有目共睹的。
因應AI時代迅速來臨,實踐法學院結合教育部政策方向,打造AI × 數位法學進修新局,開啟全民法治素養與終身學習的新世代,絕對是有志進修者最具前瞻性的選擇。
報名:https://cec.usc.edu.tw/front/regist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