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寫新聞-記者洪惠美/高雄報導】
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2025海洋環境管理國際研討會」後,隨即率領8國代表及韓國資源公團共60餘人展開跨國交流與實地參訪行程。接續9月18日至19日,更與美國夏威夷太平洋大學海廢研究中心微型塑膠計畫主任瑪法達博士(Dr. Mafalda)一同探訪宜蘭、嘉義,聚焦海廢轉化再生成果。
海保署說明,18日攜手美國夏威夷太平洋大學海廢研究中心參訪宜蘭大溪漁港觀摩拖網漁船作業,並深入了解地方政府與太古可口可樂合作推動的「海廢轉生計畫」;19日再赴嘉義台灣化學纖維有限公司,實地見證海廢回收造粒、拉絲,轉化為再生產品的過程,呈現「海廢不再只是垃圾,而是新資源」的具體實踐。瑪法達分享,對於長年受境外海廢困擾的夏威夷,此行更是提供了一次寶貴的學習與啟發。
海保署指出,今年8月已與夏威夷太平洋大學海廢研究中心展開雙邊交流,該中心對臺灣從「海洋清除」到「回收再生」的整合機制表達高度肯定,並讚譽我國展現了「公私協力、循環零廢棄」的治理典範。透過政府引領、企業投入及民間力量參與,臺灣逐步讓海廢蛻變重生,創造環境永續與資源價值的雙贏。
海保署強調,未來將持續推動跨國合作,深化海廢治理經驗交流,並以創新科技與循環經濟為核心,展現臺灣在全球海洋保育上的決心與領導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