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寫新聞-記者洪惠美/高雄報導】
中山工商是全國辦理僑生建教班歷史悠久的高職學校,校方極為重視僑生的華語文能力。李昱平校長表示,為鼓勵僑生學習華語,該校訂定B1等級較高目標,期許能提升僑生華語能力,今年報名約一千二百多人,華語文能力測驗達A1入門級有超過百分之九十六,有百分之四十五達到B1進階等級,超越僑委會的推動目標。
李昱平指出,僑生擁有足夠的華語能力才能早日適應台灣的學習環境,聽懂課程並與同學互動,以符合政府「育才、留才、攬才」政策,提升個人競爭力,增加留台工作機會,充實台灣的勞動力,促進國際交流。
李校長說,僑委會對僑生華語文的最新規範,今年八月底前要安排九十六節的華語文課程,並針對所有新生進行快篩施測,通過 A1入門級以上才能進廠實習。未通過者留校學習,十一月底再次快篩,仍未通過者繼續在校學習,於次年元月底再次快篩,通過 A1始能進廠實習。
李昱平表示,今年報考華語測驗在校僑生有一千二百二十三人,達A1入門級有超過百分之九十六,A2基礎級有一百五十七人、B1進階級有二百零五人,有四十一人達到B2高階級,四十八位達C1、C2流利、精通等級。
「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廖家新副校長指出,校方為協助僑生超越僑委會設定的目標,更特別自編A1至C1不同等級基礎且生活化的華語教材,也印製各國語言初階、進階、高階版本;新生先進行語文能力適性分組,不定期研議教學進度與評量方式、審議定期評量試卷,並透過同儕教師互相觀摩與討論,精進教師教學能力,以符合僑生需求。
商業經營科達到C1流利等級的緬甸籍吳靜英表示,她是同時準備門市服務丙級、PVQC專業英文詞彙能力國際認證及華語測驗,且均已取得證書,雖相當辛苦也深具挑戰性,但她認為這些對未來求學或就職很有幫助,她花了三個月準備,每天下課後就到電腦教室練題目,最難的是文言文與詩詞類文章,難以理解的就會反覆閱讀,熟悉題型和解題技巧。
資訊科印尼籍的廖菁菁通過B2進階級,她從小就學習簡體字,來到台灣改學正體字,每天花二小時模擬練習,看到同儕都很努力練習,自己不服輸,她期許未來能考取最高級C2,對升學或求職都很有助益,她也鼓勵正在電子科就讀的妹妹朝較高等級目標努力。
在印尼就達到B1級的蘇鳳凰,自認聽力較弱,立志來台學好中文,從一年級就接觸題庫系統,平時聽歌、看影片加深中文功力,上課時認真聽講,國文老師王慧娟上課淺顯易懂,還會延伸許多題材,讓她學習很多台灣文化,目前已通過B2,她將C2級設定為終極目標。
黎垂莊在越南已考取大學,考量自己未來發展,決定離鄉背井來台讀高職,華語測驗題型廣泛多元,甚至涉及新聞時事議題,對她是一大挑戰,但也透過測驗讓她瞭解更多台灣文化並增加自身中文能力,目前已通過B1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