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向母親的島嶼 帛琉「無私分享號」抵達臺東杉原灣 海委會與臺東縣政府共同見證歷史航程 – 寫生活新聞

航向母親的島嶼 帛琉「無私分享號」抵達臺東杉原灣 海委會與臺東縣政府共同見證歷史航程

【寫新聞-記者洪惠美/高雄報導】
首度來臺的「無私分享號」歷經二十天一千三百四十浬航程,於5月10日抵達臺灣本島!海洋委員會、原住民族委員會與臺東縣政府與部落們一同於莿桐部落的海洋學習基地歡迎以南島傳統知識跨越太平洋而來的「無私分享號」的船長與船員們,這也是海洋委員會啟動「復振航海文化力」計畫,串聯公私各界共推海洋文化的重要里程碑。

無私分享號抵達臺東杉原灣,臺灣與帛琉文化航海實踐的交會
海洋委員會表示,南島語族是海洋民族,臺灣是南島語族的原鄉,臺灣人的血液裡流淌著繼承自先民的海洋基因。為讓國人從心靈返回海洋,海洋委員會從人文角度啟動「復振航海文化力」計畫,多管齊下,聯手地方政府、博物館所、各級學校與民間團體,共同重建臺灣的海洋文化視界。

「無私分享號」在蘭嶼經過3天2夜的文化交流後,於10日凌晨再度啟航,朝著臺東海洋學習基地出發,此基地是阿美族莿桐部落族人以文化跨越世代、認同跨越疆界,傳承海洋知識與造舟、航海技藝的海洋學習基地。在此處,阿美族莿桐部落族人遵循祖先的智慧與記憶,復造出部落的傳統竹筏,開啟重返海洋的首部曲。為確保航行安全,在海巡署東部分署聯合岸海勤務下,由第13岸巡隊及第15海巡隊31人次支援全程戒護。

為迎接航越太平洋的海上勇士們,東海岸部落族人組成歡迎隊伍,以傳統的儀式、吟唱與舞蹈,為來訪的南島家人接風祈福。這場航行,為南島族群間的文化交流開啟全新篇章,展現臺灣與南島語系大家族間深遠的歷史情感與當代合作能量。

讓「無私分享號」來臺的航程轉化為臺灣重返海洋的動能
帛琉人力資源、文化、經濟發展與觀光部曼尼萊部長特別來臺感謝臺東縣政府促成此次航程,也感謝海洋委員會、海巡署的諸多協助,並強調這次的航行印證臺灣與帛琉因海洋而相連的文化血脈。密克羅尼西亞傳統航海組織理事兼財務長Faustina K. Rehuher-Marugg吟唱帛琉傳統歌謠回應臺灣的歡迎,強調我們對保護海洋環境的責任。而促成本次航程的密克羅尼西亞傳統航海組織副理事長Alan Seid表示,此次的旅程彷如是回到千年之前所居住的地方,也期待現場參與的人們,能與船員們一起記得此次歷險航程,以及今日吹拂在臉上那股海風與鹹味,記得海洋所賦予我們豐富的人生。臺東縣饒縣長贈送船長船舶模型,帛琉也回贈象徵帛琉土地海洋養育人民的傳統故事板,以紀念此次航程。

海洋無界、文化永傳──臺帛攜手航向充滿希望的藍色世界
海洋委員會管碧玲主任委員表示,臺帛雙方長期擁有堅強邦誼,彼此在海洋保護方面有許多合作計畫。此次航程更是雙方原住民傳統智慧交流的最佳驗證。海洋委員會與臺東縣政府以最隆重的禮儀熱烈歡迎這群海洋勇士。「無私分享號」的船員們緊接著將展開7天6夜的部落巡禮與航海經驗分享,讓這場史詩般的航程持續擴散,化為一道道湧浪,推展臺灣航向世界的海路。「無私分享號」預計於5月17日離臺,途經臺東、蘭嶼、巴丹群島與菲律賓群島,南下返回帛琉。展望未來,臺帛雙方將以「海洋無界、文化永傳」的精神,攜手航向更遠,也祝福這群勇士們返程一路平安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