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瑞隆成功催生880億高雄新航廈 再爭取24小時起降新機場 打通高雄交通國際動脈 – 寫生活新聞

賴瑞隆成功催生880億高雄新航廈 再爭取24小時起降新機場 打通高雄交通國際動脈

【寫新聞-記者洪惠美/高雄報導】
賴瑞隆2016年即正視高雄小港機場宵禁噪音及安全問題,長遠無法不足支撐高雄的發展,因此在政見發表即主張建議思考「24小時起降國際機場」新場址。2016年即參考東京、首爾、上海及台北經驗率先主張新機場的賴瑞隆今(1)日指出,透過新設南台灣國際機場與小港機場新航廈並行,將使高雄打通交通國際動脈。同時,賴瑞隆也分享,從產業、交通及文化觀光等三大面向系統性協助大高雄轉型發展,在南台灣設置24小時新機場是南北均衡趨勢,未來將持續推動爭取中央支持。

賴瑞隆說明,以全球國際大城市的經驗來看,大東京有成田、羽田機場,而大首爾由仁川、金浦機場撐起空運能量,中國上海亦有虹橋、浦東機場,至於大台北圈為松山、桃園機場相輔相成,不但展現國際城市的格局,也顯示出城市發展在空港建設的必要性。

賴瑞隆指出,他在2016年即倡議,大高雄空港海港都要持續升級,並在政見中提出「高雄新設國際機場」,讓新機場的規劃帶動大高雄的長遠發展,如今9年過去了,感謝行政院及市府的共同協助,小港機場新航廈880億爭取到位,將成為全台第二大的新航厦,僅次於桃園機場第三航廈,同時也爭取到捷運黃線與紅線小港林園段、國道七號及貨櫃車專用道、高雄港改造、高鐵高雄方案等重大交通建設,逐步落實打通高雄交通動脈。

同時,這幾年在中央地方通力爭取合作下,半導體產業進駐高雄,亞洲新灣區2.0智慧科技創新園區、高軟二期、科技產業S廊帶等重大產業陸續成熟,高雄機場新航厦加速完工將成為重要任務,而提早規劃「高雄24小時新機場」也成為未來重要工作,將與南台灣、大高雄同步成長發展。

賴瑞隆表示,高雄小港機場當務之急持續增加航班航點,以今年來說成功爭取到華航4月新闢重慶、德威航空與虎航開始韓國濟州、虎航7月飛往日本仙台、越捷航空開設芽莊金蘭等新航線。聯航於7月將由高雄飛日本東京轉機至美國舊金山航線,成為新的「黃金航線」,其次,華航飛福岡航線在今年夏天可望開航;另星宇航空亦將來高雄機場,預計2026年將開闢飛東北亞、東南亞新航線,高雄不斷與國際對接,提供商務看客觀光客及國人進出便利性,更展現高雄及南台灣的發展能量。

賴瑞隆強調,交通建設需要長遠的擘劃,也要積極務實推動,除了空港海港建設,也持續爭取捷運紫線、青線、藍線,以及國道一號高架化、國道七號延伸台南、台61線延伸高雄,台84線延伸內門杉林等,打通高雄長遠發展的交通動脈。

賴瑞隆說道,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高雄逐步成為國際產業交通重鎮,未來台南高雄屏東共同合作,產業交通一起努力,將持續提升高雄產業競爭力,保障南部鄉親交通權益,加速南北均衡發展,奠基百年城市發展的重要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