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新聞-記者洪惠美/高雄報導】
31歲的李先生是一名電梯工程師,因工作時右前臂遭不鏽鋼製品割傷,當場血流如注就醫急救發現右手尺神經與尺動脈完全斷裂、部分肌肉斷裂,雖緊急接受手術縫合,但後續手指無力、觸覺麻木,嚴重影響日常生活與工作能力。
面對復健進展有限的困境,李先生尋求中醫輔助治療,高醫岡山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柯馨婷評估後,除了一周兩次針灸搭配口服中藥,也進行一到兩周一次的「小針刀疤痕鬆解術」治療,兩個月後李先生手指無力及感覺狀況改善,神經傳導測試更顯示,其右手尺神經已偵測到神經反應,可做出彎曲及伸展動作,讓他重燃希望,盼能盡早回歸工作崗
李先生向醫師表示,去年受傷後,傷口癒合雖不再疼痛,但中指、無名指及小拇指無力,呈現彎曲狀態,就連拿筷子、刷牙、穿衣服這些簡單的動作都變得困難,更不用說回去工作了。尤其,術後3個月接受神經傳導測試,右手尺神經完全沒有神經反應,令他一度陷入失落與焦慮,擔心自己再也無法重返職場。
柯馨婷指出,李先生的症狀屬於中醫傷科所稱「金刃所傷」,經外科縫合傷口後,軟組織產生條索狀瘢痕攣縮,因而病人自覺右前臂筋膜伸展不開,術後疤痕有僵硬感,難以恢復肢體原有功能。
柯馨婷說,小針刀結合了「針」和「刀」的優點,在剝離肌肉、韌帶之間的軟組織黏連病變有不錯成效,針對五十肩、媽媽手、網球肘等病症,可鬆解肌肉緊繃,改善血液循環,並促進神經修復,恢復肢體生理功能。上述外傷病人接受「小針刀」療程後,右前臂筋膜放鬆有感,中指、無名指及小拇指無力及感覺狀況也有改善。
由於神經損傷後的修復時間往往耗時一到兩年,柯馨婷建議在神經接合術後的照護階段,可盡早進行中醫針灸、小針刀、傷科調理,搭配復健將有加成效果,協助患者早日恢復生活與工作功能。
柯馨婷也提醒,小針刀治療並非健保給付項目,施作過程中針感較強,治療頻率須依患者病況,由專業中醫師評估及施做,確保安全與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