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洪惠美/高雄報導】2023台灣醫療科技展於,一連4日在臺北南港展覽館一館一樓J604展出,高醫醫療體系包含高雄醫學大學、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高雄市立大同醫院、高雄市立小港醫院、高雄市立旗津醫院及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高醫岡山醫院籌設營運處,擁有豐沛的產學研醫量能。展覽內容聚焦AI+IoT、急性醫療、無齡照護、新南向、國際化等5大主題,打造出南台灣最完善的健康照護生態系,並舉辦專題演講,歡迎民眾前往參觀、體驗。
高雄醫學大學副校長兼任高醫岡山醫院籌設營運處執行長吳登強、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吳文正副院長、大同醫院傅尹志院長、郭耀仁副院長等人都連袂出席醫療科技展。
高醫大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吳文正副院長表示,高雄醫學大學是臺灣第一所私立醫學大學,高醫大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身為醫學中心與大學醫院,以教學、研究、服務為宗旨,高醫醫療體系是南臺灣重要的醫學教育與醫療服務的重鎮,希望藉由此次展覽讓參觀民眾更了解高醫醫療體系,期許未來打造出最完善的健康照護生態系。
心臟監測與睡眠照護創新服務,助民眾管理健康
研究指出,現代人面對生活壓力,易導致睡眠不足或品質不佳,長期可能增高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全球心因性猝死率約0.1~0.2%,全台每年約2萬3,000~4萬6,000人因此喪命,高醫醫療體系創造「創新心臟能力評估與風險示警系統」與「智慧睡眠健康促進系統」系統,能幫助健康、亞健康族群及早進行健康管理和醫療照護介入。
您知道您的心臟能力嗎?高雄醫學大學透過穿戴式裝置可即時偵測穩定移動狀態的心臟,精準評估心臟負荷能力和衰竭風險。簡易判讀心臟的量測方式,便於使用者了解自身狀態,搭配雲端平台示警,也能由專業人員即時提供協助,預防心因性猝死的發生。
高醫大附設中和紀念醫院結合睡眠腦科學、穿戴式腦機介面、生理訊號分析、物聯網(IoT)及智能環境控制技術,研發睡眠狀態偵測與環境控制光照系統,透過穿戴式裝置上傳睡眠生理訊號到雲端分析、檢測及改善使用者睡眠。此外,藉由調整環境因子調節睡醒週期,模擬日出漸亮式的光照、日出後明亮的晨光,以提升睡眠品質。
不用再怕腰痛了,創新AI輔助早期評估腎結石風險
腎結石痛死了,您有腎結石嗎?在台灣每10人中約有1人有腎結石,腎結石發作時讓人痛不欲生,高雄醫學大學泌尿科團隊與國立中山大學團隊共同研發AI腎結石篩檢系統,只需要簡單的血液、尿液臨床數據,就可快速分析體內結石風險,若屬於高風險者,建議進一步詳細檢查,早期發現結石早期治療,避免嚴重症狀產生。
高醫致力營造友善護理職場,護理AI小幫手上路
例行的巡房流程包含測量病人生命徵象、詢問病人狀況,過去護理師除了照料病人,還需花費大量時間進行臨床數值及觀察紀錄。現在藉由資訊技術,可在巡房結束後短時間內運用生成式AI自動生成
護理紀錄,內容不僅能符合白班、大小夜班的照護模式需求,更能依病患不同的病情來生成病歷內容,協助護理師更精確、更省時地記錄和管理護理病歷,有效改善後疫情時代護理工作繁瑣複雜的問題,也能達成提升護理師照護品質的目標。
高醫大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致力推動友善職場,並進行數位轉型,將醫療照護流程與醫院管理流程轉化,使其更具現代化、智能化、韌性化,平台將整合多種醫療數據來源,輔助醫護人員做出更精準的診斷和輔助決策,提高醫療品質,同時改善病人就醫流程與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