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寫新聞-記者洪惠美/高雄報導】為擴大服務更多腎臟病患,高雄市六龜區衛生所今(26)日宣布攜手高雄市立大同醫院,偕同高雄長庚醫院腎臟科團隊,正式啟動腹膜透析服務,成為全臺少數在偏鄉開辦此療法的衛生所,讓腎臟病患在家即可接受治療,免除過往頻繁長途奔波及治療受天候影響中斷。高雄市衛生局表示,這次合作不僅是健保制度的推廣,更展現市府整合醫療資源,確保民眾就醫可近性,落實醫療平權公共衛生政策。
衛生局局長黃志中表示,腹膜透析不同於傳統血液透析,病人無需頻繁往返醫院,也不必忍受反覆血液穿刺的痛楚,可在家自行進行透析,血壓控制穩定,飲食限制較寬鬆,生活因此更有彈性與品質。對幅員廣闊、交通不便的偏遠、原民地區腎友,尤其颱風豪雨道路中斷時,腹膜透析可確保治療不中斷,避免生命風險,同時這項服務亦呼應健保署鼓勵院所加強推動腹膜透析與提升照護品質計畫,有效管理腎臟疾病,提升腎臟疾病整體醫療照護品質。
推動全案的高雄長庚腎臟科主任李文欽指出,兩年前來自屏東來義偏鄉的資深腎友,有感每周三次靠家人通勤到高雄洗腎,耗費大量時間,她主動要求重新評估治療方案,在團隊協助下克服腹膜沾黏疑慮,開始在家腹膜透析洗腎,如今僅需每月回診一次,生活品質大幅提升,「這位腎友的勇氣與堅持感動了我們,也再次驗證腹膜透析是成熟、安全且病人自主性高的治療選項,我們團隊希望讓更多偏鄉病人也能享有這樣的醫療品質。」
六龜衛生所腎臟照護團隊今日也在服務啟動後前往腎友張小姐住處訪視,她先前於高雄長庚做腹膜透析治療長達11年,維持良好生活品質,六龜當地開辦腹膜透析照護讓她可免於舟車勞頓前往市區治療,「這是偏鄉腎友的醫療照護福音,肯定高雄市政府和衛生局對偏鄉民眾醫療需求的重視與投入。」
六龜區衛生所所長翁秀琴表示,腹膜透析診療的引進,從場地規劃、教育訓練、病人輔導到衛教,團隊均投入深切關懷與責任心,將持續整合市府資源與醫學中心專業,提供在地民眾多面向照護,讓居民不再舟車勞頓,在家就能獲得專業照護,衛生所亦落實慢性病(含代謝症候群)的防治與收案,以降低疾病發生率及減少後續惡化。
六龜區衛生所自107年開辦血液透析服務提供偏遠地區腎友就醫可近性,此次新增開辦腹膜透析服務,歷經多次與高雄市立大同醫院及高雄長庚醫院協調溝通,同時衛生局積極核備輔導設置標準與程序,今(114)年7月24日獲健保署正式核定通過。這次的合作不僅輸出技術,更建立在地照護能力與公共衛生系統,落實「在地安老、在地治療」的理念,不只是腎臟病人的福音,更是偏遠地區醫療韌性與多專科健康守護的重要里程碑,為偏遠地區腎臟照護翻開新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