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靠海也能愛海!首場「瓶中信」水質營山城啟航 南投縣永康國小勇探海洋奧秘

【寫新聞-記者洪惠美/高雄報導】
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114年度「海域水質檢測體驗營」首場活動於今(23)日在南投縣永康國小展開。海保署表示,儘管地處山城、遠離海岸,孩子們的熱情卻一點也不減,率先啟航化身「小小海洋偵探」,透過活動與實作探索海洋知識,展現「不靠海也能愛海洋」的行動力!此場活動也象徵著「從山到海、從學校到社區」的海洋關懷精神,讓保育行動能在任何地方生根發芽。
海保署副署長李筱霞表示,永康國小的孩子雖遠離海洋,卻用雙眼觀察、雙手實作、用心連結,展現對海洋的熱情與責任。這正是我們推動水質體驗營的初衷—讓每個孩子,不論身處何地,都有機會聽見海洋的聲音、了解它的美好,進而成為愛海行動的一份子。永康國小王勝輝校長對於海保署願意深入到中寮鄉,讓山裡的孩子也能透過這麼豐富的科學體驗活動,獲得海洋保育相關知識,表達由衷感謝。
海保署說明,營隊活動特別設計課前與課後問卷,了解學童參與前後對海洋議題的理解與態度轉變,讓教學成效可量化與追蹤。同時,也提供老師回饋表單,邀請第一線教育者針對學生表現、課程融入與延伸應用提供寶貴建議,強化校園端的教學連結。
海保署指出,在水質檢測的體驗過程,也融入《臺灣鯨讚》繪本動畫,搭配輕快歌曲與活潑畫面呈現鯨豚保育、臺灣白海豚族群面臨的生存危機、海廢再利用及水下噪音等議題,並帶入公職人員利益迴避觀念,引導學童在歡樂氛圍中學習守護海洋的重要性,更從中體會誠信與責任的可貴。
     海保署進一步說明,好幾位參與活動的孩子在活動分享時表示,自己是第一次參加這樣的活動,尤其是認識採水儀器還有各種教具做水質檢測的操作,都感到很新奇,也知道水質變髒的原因,回去要跟家人分享今天學到的活動內容,一定要保護海洋生物。活動最後安排充滿溫度的「海洋信箱行動」,邀請每位學童寫下一句話或畫下一張圖,獻給「正在求助的海洋朋友」,給未來的自己、關心他們的家長或社會大眾,孩子們藉由畫畫及簡單的文字表達,他們在活動中學到「海洋太熱會讓小丑魚不舒服」、「希望海洋變乾淨」,他們會做到「不亂丟垃圾、幫忙撿垃圾」的具體行動,更直接表達「我們會保護你們的」。
    海保署補充,接下來本系列活動也將陸續在全國北、中、南、東及離島地區展開,讓更多孩子參與這場知識與體驗兼具的海洋教育行動!